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番外之帝后篇:高处不胜寒(1/2)

平定南梁本该是举国欢庆的事情,不过因为赵琰的死讯,让气氛变得安静起来。小说

没有夹道欢迎,万人空巷的壮景象。墙头上高高挂起的白幡,飘扬在空中,为英年早逝的英雄诉说着悲哀。

浩浩荡荡的队伍,齐齐停在禹城南门外,城墙上沈太后神色哀痛地看着胜利归来的队伍,可惜少了她的小儿子,也没有她的女儿。她手里紧紧捏着的信件是她唯一的安慰了赵琰在信中诚恳表达了自己的不孝。

母后,节哀,你要保重自己的凤体啊梁皇后小产出月好些日子了,今日迎接赵珩胜利回朝,她也到城楼上来了。

哀家明白,只是触景生情吧沈太后目光落在白幡上,心思终是郁结难抒。

梁怀音也曾经历丧子之痛,这个时候她最能体会沈太后的心情,却不知道沈太后却并不是因为儿子的死讯难过。

母后,咱们回宫吧皇上的御驾已经进城了。看着赵珩骑着高头大马走进城门,梁怀音眼里的痴迷才收起了些。

嗯由着梁怀音扶着自己,走下了城楼

赵珩一早就发现了站在城墙上的沈太后和梁怀音,不知道为什么,此去两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好像经年一般。远远望去,只感觉城楼上那道年轻的身影又清瘦了些。

想起梁怀音小产的事儿,赵珩摸了摸怀里的玉笛,那是在半道上淘来的小玩意,也许能给皇后些许安慰吧

皇上,咱们入了城,还要巡街一圈吗阿木骑马在侧,护着赵珩的安全。

不了,朕要先回宫去见母后想了想,赵珩又吩咐道,阿金的尸体你带回暗门好好安葬吧,毕竟她也跟了我这些年。

属下遵命。

阿金因为失职被赵珩看押,不想她个性倔强,觉得自己办事不利,有负天子厚望,自尽与边城。赵珩也觉得惋惜,但是他醒过来的时候,无奈木已成舟。

慈宁宫

赵珩跪在沈太后面前,自责满脸:母后,珩儿不孝。

一切皆是有因有果,也不能全怪你,他能舍下这禹城里繁华去寻找自己,也算是各自的造化了吧

赵琰的死是死给天下人看的,在沈太后和赵珩的心里都十分清楚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儿。

你不难过吗沈太后瞧着赵珩的样子,心中不安,她没想到赵珩会这般平静地对待这一切。

母后曾经教育珩儿,得不到的不强求,珩儿想着既然是阿琰想要的,不如成全了他算了。赵珩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能说出这一番话的。

其实他心中也恨,也怨,可是再恨再怨有如何天涯海角之大,不是只有一个齐国。已经走了的人,即使他有心追究,也不过是劳费人力而已。

哀家没想过你倒是透彻了,如果能早这般,也不用折腾这么多年了。沈太后不无叹息,一段恩恩怨怨纠缠至今,却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过去是珩儿愚鲁了,如今倒也明白了些。

沈太后颇感欣慰,笑道:即使如此,以后就不要再为莫须有的人伤神了,皇后贤惠,不可轻负了她。

赵珩一拜:珩儿明白

母子俩解了心结,有闲话家常了大半天,这才转移到后宫中的事儿来。

沈太后揉着额头,不无疲惫:珩儿,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却是子嗣单薄。先前柏氏那个小公主夭折,如今皇后又小产,而其余各宫皆无所出,你可得用些心了。

赵珩道:珩儿明白

沈太后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先前是你自己魔怔了,如今完事儿看开,皇后那边不得怠慢,毕竟大齐很多事还要仰仗她的父兄。不过沈太后顿了顿,这后宫该进人的也得进人了,皇后并不是善妒之人。

珩儿明白

沈太后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哀家已经看好了几家大臣的千金,皆是品貌端正之人,待这丧事过后,明年开春一齐进宫吧

赵珩点了点头,又在沈太后跟前坐了些时辰,才告退离开。

娘娘,皇上在慈宁宫待了一个下午才离开。冯夏姑姑看着梁怀音待赵珩回来并不热切,有些着急,便私自去慈宁宫打听了一下。原以为会得到梁怀音的嘉奖,不想梁怀音却是神色淡淡的应了一声就算了。

娘娘,你小产至今刚刚养好了身子,又恰逢皇上回宫,正是一个好时机啊

姑姑下去吧本宫有些乏了,想歇一歇。梁怀音对冯夏姑姑的提议并不怎么感兴趣。她在沈太后那里知晓了一些事情,推断出了赵珩在边关遇到的事儿。

揣测着赵珩这个时候应该是需要安静的时候,梁怀音并不打算去他那儿讨个没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空小说网 . www.xingkong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星空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