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听闻,陷入沉思。片刻后,起身向宝庆大师恭敬地拜了拜,宝庆大师赶忙起身回礼,颂道:“阿弥陀佛。”
周侗说道:“今日聆听大师一番教诲,犹如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本帅平日一心专注于对西夏作战,却疏忽了江湖纷争所带来的影响。我有意上奏天子,为少林派和华山派树立威望。华山派可凭借自身实力,抵御昆仑派入侵中原武林;少林派广结佛缘,以慈悲为怀,引导百姓,压制无知民众误入邪教歧途。大师以为此策略如何?”
宝庆大师高颂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元帅所言甚是在理。只是少林派声望受损,犹如大厦将倾,想要重振威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华山派三大剑客又久不闻世事。”
周侗微微点头,说道:“祖师郭遵曾经师从少林,本帅所擅长的霹雳斩双刀刀法,与宝智大师的双戒刀刀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那日才能较为轻易地战胜宝智大师。我打算修书一封给少林,在信中说明我周侗一半武功实则源自少林派,无论胜负,皆因其中多是少林功夫。另外小儿世英虽是被掠去少林,但也被宝光剃度,并起法号";道然“,也属少林俗家弟子。少林派可将此信公之于武林,以正视听。华山派陈抟老祖与宋太祖渊源极深,如当今天子一道旨意,相信华山派必出全力。”
宝庆大师说道:“如此安排,甚好。”
这时,武松忽然走上前,神色庄重地说道:“当日是我火烧少林寺,致使少林派威望受损,我武松在此立誓,日后定当投身佛门,以弥补当日火烧佛门的过错。”宝庆大师微笑着说道:“阿弥陀佛,贫僧与观武施主颇具佛缘,此乃善举,善哉、善哉。”
周侗听武松之言,心中感觉不妥,但武松己然说出,心想:“将来也不必出家,做个俗家弟子吧。”
且说周侗返回府中后,即刻写表上奏,详细陈明江湖局势的利害关系,特别是邪教兴起威胁到了天下安稳。天子阅后,不久便下诏,重新册封“七宝禅师”,将万佛寺方丈宝庆大师、白马寺宝慧大师增列为七宝禅师之列。
天子又下诏书,表明要修缮宋太祖时建的西岳庙,并效仿宋真宗前往华山西岳庙祭祀华山神。少林派和华山派领受诏书后,两派在江湖武林中的地位逐渐稳固,成为了江湖人士敬仰的泰山北斗。但令周侗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武松真的皈依佛门,在六和寺出家,后被宋徽宗封为“清忠祖师”。更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周世英后来以“道然”之名习得少林绝学,搅起武林纷争。
周侗回想起武松所发的誓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和隐隐的悲伤。又想到大元帅章楶所交付的在西夏水源下毒的重要任务,便将武松唤至跟前,说道:“二郎,我写了两封书信,一封是写给大名府卢员外的,只是报个平安。一封是给我义兄柴皇城的。你此次前往沧州,务必亲手将书信交予他,如此,便算圆满完成使命。倘若你心中思念家乡兄长,也可回家小住几日,再回来便是。”
武松听闻,感动不已,不禁潸然泪下,当即拜伏于地,泣声道:“师父,弟子往昔在山东老家时,因一时冲动不慎伤人,随后匆忙逃往大名府。幸得师父与师娘收留,承蒙师父悉心传授武艺,弟子方才习得霹雳双刀与鸳鸯腿的精妙技法。弟子定当速去速回,跟随师父继续刻苦钻研武艺,日后定要杀敌报国,绝不辜负师父的谆谆教诲之恩。”言罢,武松恭恭敬敬地向师傅、师娘拜别,又与林冲、孙立、徐宁一一辞行。
孙立修书一封给家中报平安,将书信交给武松。其余师兄弟皆已奔赴战场,忙于军务,无暇作别。
武松怀揣书信,身带金银,在帅府中选了两名亲兵,这二人是亲兄弟,哥哥叫朱贵、弟弟叫朱富。三人朝着河北沧州方向疾驰而去,只为快些将书信送达素有“赛孟尝”之称的柴皇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