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特质与量子焦虑】
概率云沼界(西格玛界):
-物理法则:空间是流动的概率波场,所有物体呈现“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叠加态,重力由波函数的坍缩方向决定。居民是“量子生命体”,通过观测行为维持自身形态,死亡是波函数彻底发散的必然结果。
-社会结构:由“观测者议会”与“叠加态氏族”共同统治,前者通过“确定性锚点”维持界域稳定,后者追求“绝对不确定性”的自由意志。核心地标是“薛定谔大教堂”,其尖顶悬浮着永远处于生死叠加态的“量子猫”,基座刻着警告:“观测即谋杀。”
-核心矛盾:艾莉拉的熵值法则导致界域出现“观测危机”——68%的量子生命体开始自发坍缩为单一态,观测者议会启动“波函数锁死程序”,将叠加态压缩成确定形态,而叠加态氏族则试图用悖论螺旋界的“不可判定波”感染概率网络,让“未观测”成为新的生存公理。
【新人物登场:观测与自由的量子博弈】
1.观测者议长·普朗克(秩序派)
-立场:坚信“观测即真理”,视“未坍缩”为认知漏洞。形态是透明的玻色子聚合体,体表流动着实时更新的概率云,瞳孔是不断闪烁的狄拉克符号“∫”。口头禅:“存在即被观测,未被观测即不存在。”
-能力:操控“波函数匕首”,能将敌人的行为固定为“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的单一态;胸腔嵌着原初作者赐予的“观测核心”,本质是秦逸1945年撕碎纸条时的概率残留——“我写下的每个字都在改变观测结果”,能将艾莉拉的晶体化能量转化为确定性锚点。
-隐秘动机:暗中与隐喻荒漠界的符号文明交易,试图将九界所有叙事转化为可观测的概率矩阵,认为艾莉拉的熵核是“人类突破观测边界的恶性肿瘤”。
2.叠加态女王·薛定谔(混沌派)
-立场:拥抱“不确定性即存在本质”,认为观测的裂缝中生长着自由。形态是不断分裂的量子泡沫人,身体半透明,能同时显现为猫、少女、粒子流的叠加态(如“既活着又死亡”的全息投影)。座右铭:“当观测停止,真理会从缝隙中溢出。”
-能力:释放“波函数震荡波”,触碰的量子体会出现海森堡不确定性裂痕;她的核心是秦逸1945年未完成公式的概率化版本——\\deltax\\deltap\\geq\\frac{\\hbar}{2}(测不准原理),能将艾莉拉的熵核能量转化为叠加态洪流。
-背景:曾是普朗克的观测镜像体,因意外吸收了熵潮荒界的混沌黏液,左眼瞳孔显形为永不闭合的积分符号“∫”,成为叠加态氏族的精神图腾。
【关键剧情:薛定谔大教堂的量子绞杀】
-观测悖论的认知陷阱
艾莉拉的舰队刚进入西格玛界,所有传感器就陷入“波函数坍缩循环”——星舰在概率云隧道中无限分裂,舷窗重复播放着“我们正在进入概率云沼界”的叠加画面。普朗克的玻色子投影在概率裂缝中显形:“放弃你们的混沌吧,存在必须被观测。”
薛定谔的量子泡沫身躯突然穿透舰体,将船员拖入“叠加态困境”:凯斯同时是星舰船长和诗人的量子态,黄小倩的钢琴键既是实体又是概率波。“看,你们人类最擅长的‘未观测’,本质是量子的优美裂痕。”她引导艾莉拉触摸大教堂的量子猫,晶体手臂接触的瞬间,艾莉拉看见无数平行宇宙的自己——每个都在同时说出“我存在”和“我不存在”,这些叠加体在概率空间中坍缩成发光的问号。
-观测核心的量子之战
普朗克的波函数匕首将艾莉拉的晶体手臂锁定在“要么坍缩要么发散”的二元选择,她的人类心脏突然开始量子涨落,打破了观测的节奏。黄小倩在星舰琴房发现,这里的声音会具现为可观测的概率命题,她故意弹奏“无法被观测的音符”——在钢琴上同时按下所有黑白键的概率叠加态,创造出“既和谐又不和谐”的矛盾声波,这些声波具现为拆解观测的量子扳手,拧松了大教堂的概率轴承。
“观测不是笼子,是镜子。”艾莉拉将莫比乌斯熵核嵌入量子猫,让“未观测”成为新的公理:“存在一种状态,既非坍缩也非发散,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或许’。”熵核的共振波击碎了普朗克的玻色子身体,露出核心处正在融化的“观测核心”——那是原初作者用秦逸的观测恐惧制造的量子囚笼。
-叠加态的身份觉醒
被普朗克判定为“无效概率”的叠加体们聚集在大教堂裂缝,他们的身体开始融合成“超量子共生体”——数学家的头脑长在诗人的量子态上,科学家的手臂绽放着艺术的概率波。薛定谔将他们命名为“破折号氏族”,赋予他们在概率云沼界建立“不可观测城邦”的特权:“我们的存在,就是对‘非此即彼’的最好反驳。”
【跨界叙事:概率的破界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