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评论下有很多人都在点赞和感谢。
凤仪声自从窑村人像后,这还是第一次出现在陈平生的评论区,他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路人。
因为他是国内最出名的评论家之一,很多画廊经常会邀请他观展,很多摄影师也会邀请他为自己的作品评价作为书封。
所以出现在评论区后,立即有许多人对其评论回复。
当然,凤仪声基本是不会回复的,他更喜欢留下论评就走。
而这也看出陈平生在圈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虽然很多人并没看过他的完整作品,但已经有人将其视为必须要了解的摄影师之一了。
华南自然博物馆那边也适时放出了消息。
他们将于一月中旬开馆,主推的展览《史前风光与文明》是由业内著名设计师方印山操刀策划的,而陈平生则是灯光指导。
并且这部作品全程在博物馆内拍摄,是他们与陈平生联名推出的作品。
作品将在展览位上单独进行摆放,观众可以在看展览的时候同时观看陈平生的作品。
这条消息一出,几家出版社最先拨通了陈平生的电话。
之前他们没有抢到《鸦》,这次必然不会放过《透视博物馆》。
其中长江出版社最为积极,直接说出了八千册的待遇。
陈平生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但对于他们的诚意还是挺满意的。毕竟《透视博物馆》也不是《鸦》这种获奖作品,更没有媒体自发宣传,所以知名度肯定不高。
这么多册数,主要是对于陈平生本身知名度的信任。
另一边,国外的「影圈」上,也有许多人留言回复。
克莱顿:“看看这张照片,我觉得我好像穿越了时间,太妙了,这颜色太妙了。果然是来自于东方的审美,颜色过渡就像水墨画一样美丽。”
威克:“这只老鼠好可爱,我喜欢。它很大胆的站在秃鹫面前,毛发甚至有些凌乱,这算什么,猎食者与被猎者的对望哇哦,我觉得可以称其为勇敢的弱小者。”
莱恩:“博物馆,这个主题很棒。如果我在华夏,我一定会去看。”
安娜:“我很好奇这张照片要表现什么,有人解读一下吗”
而就在她评论。
埃里克森先生:“惊艳,毫无疑问的惊艳!陈再一次用他的技术和审美惊艳到了我。先不说如同水墨画一般的颜色搭配与过渡,让我们先来看看画面中的元素。
“山体、老鼠、秃鹫与天空。他们搭配在一起,我的第一感觉是违和。因为老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画面里我们能从远处看到秃鹫所处位置是一片高大的山峰,而且植被稀少,更多的是藤蔓。老鼠会在这种地区活动吗很显然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且在一个博物馆里,会使用如此具有趣味性的对比进行展览吗
“只能说更少见,因为这和科普性质是违背的。老鼠的习性不允许博物馆将其放在山顶,与秃鹫对视。因此我觉得老鼠其实是真实存在的生物。没错,它不是标本,而是真实的老鼠。可这就更妙了!明明是真实老鼠与虚假秃鹫的对望,在黑白胶卷的承载上,却让我们无法分清真实,让我们误认为那就是发生过的事情。这种创作理念比拍摄手法更值得我们深思。
“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照片中的真实观众眼中所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人类是否可以重塑时光把真实还原出来在我看照片的过程中脑海中不断产生类似的想法。我认为这也是陈平生拍摄这组照片的目的,这是与《鸦》截然不同的拍摄理念,也代表了这位年轻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该死,我已经在苦恼下一届格赛要怎么评选了。”
瑞恩在他有趣的理念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也是我们摄影界最近一直在探讨的东西,没想到竟然可以用这种形式呈现出来。”
莎赫:“感谢陈又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惊艳的作品,想想画廊又有新作品了,我很高兴。”
陈平生看完他们的评论,觉得主席先生确实厉害,竟然通过细节就看出了老鼠的真假。
要知道他特意在颜色处理上做得更加逼真,就是不想让人轻易看出来。
不过这样也好,其实当所有人知道老鼠是真的以后,这张照片解读的余地反而更大了。
“该死,又要苦恼颁奖致辞了。”陈平生学着主席先生的腔调,笑着关闭手机。